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悟空追书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346章 察举、赀买、考举

第346章 察举、赀买、考举

——国士!

——能一眼看出国家制度的弊端,并直言道出解决办法的治国之才!

这样的人,但凡能被纳入朝堂体系,起步就得是内史、廷尉这样的实权九卿衙门副手,保底也是按照准三公的方向培养!

而通过这个渠道获得任用的官员,随便拿出一个人,也都必然是垂名青史,令后世人如雷贯耳的史前巨擘。

——汉文帝元年,举贤良方正贾谊,聘为博士,迁太中大夫!

——汉文帝四年,举贤良方正晁错,任为太常掌故,兼太子舍人、门大夫!

——汉武帝建元元年,举贤良方正公孙弘,聘为博士!

作为‘贤良方正’群体的代表人物,贾谊贾长沙的大名,自是垂名青史;

《尚书》博士晁错,以景帝学师之身,在景帝朝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更凭一己之力推动《削藩策》,一举戳破了‘宗亲诸侯’这个毒瘤,直接引发了景帝朝唯一的一件巨大政治事件:吴楚七国之乱。

至于猪倌丞相公孙弘,更是四十岁开始读书、六十岁才被征辟为士,成为了武帝刘彻一朝,仅有的一位手握实权的汉相!

从这一个个即便纵观青史,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人,就不难看出‘贤良方正’这个群体,对封建政权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后世三国时期,‘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一样:在汉室,能被征为贤良方正的人,只要出现一个,就能保天下三十年安稳;出两到三个,就足以推动一场旷古绝伦的太平盛世!

而这,也正是过去十几年,自汉室鼎立至今,都从未曾有一个人,能被汉家朝堂征辟为‘贤良方正’的原因。

贤良方正的选拔条件,实在是太过于苛刻了······

苛刻到了只要被选上,就基本能直接按‘准三公’,甚至‘准丞相’培养的程度!

举个非常具体且直白的例子。

——四年前,尚未太子的刘盈储位动摇,为保刘盈储位,太后吕雉托留侯张良亲身前往,自商山请来了四位避世老者,也就是世人常说的‘商山四皓’。

而这四位老者,便是曾被先皇刘邦征辟为‘贤良方正’,点头就可以出任二千石级别的博士,并被默认为九卿备选,最终却委婉拒绝征辟的人。

在过去几十年,经历秦末混战之后,有资格成为‘贤良方正’的人,不是早就成为了汉室天下的中流砥柱,便是死在了秦末战火当中。

即便是侥幸得存,又没被收入汉室体系中的能人,也大都藏进了深山老林中,过起了‘隐居避世’的悠闲生活。

甚至再退一步,便是即没死在战火中、又没被纳入汉室体制,且没藏进深山老林做‘隐士’的,也未必就会答应汉室的征辟。

君择臣,臣亦择君~

对于‘贤良方正’这个群体,汉室中央不单要安车驷马去请着、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备着,同时还要随时准备好被拒绝,以及被拒绝之后,依旧毕恭毕敬给人送回去的准备。

青史之上,这样的人也不绝于耳。

——太祖刘邦一朝,是商山四皓;

历史上的刘盈一朝,是荀子门徒浮丘伯,及其门徒鲁申公;

文帝朝,则是济南伏生。

结合这此间种种,也就不难知道如今汉室,为何会面临如此严重的‘人才荒’。

若是细说,个中缘由自是复杂至极,可若是总结概括,也就是短短三句话。

——赀官可获得的人才数量足够,但质量层次不齐,且总体质量不高;

力田、孝廉二者,一个是专业性过强,综合能力不足,一个是只论名声,不论能力;

至于最后的‘贤良方正’,更是犹如后世经营类游戏中的传奇红卡,可遇,而不可求,可求,又未必求的到······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汉室察举制度的一大局限。

——察举察举,是需要有人‘察’,有人‘举’的~

力田、孝廉还好些,只要受举人名声够大,就可以让六百石以上的县令,或郡级单位千石以上官员保举;

可到了‘贤良方正’这一国士级别的人才,却是起码要受举人所在的郡守本人保举、朝堂派出九卿级别官员审查,并最终,由首举的郡守一人、审查的九卿一人,以及丞相本人,这三人加在一起联名保举!

而在举荐之后,无论是力田、孝廉,亦或是贤良方正,只要该官员出现任何问题,甚至于只是具体执政过程中,犯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错误,都要牵连到每一个保举者,包括举荐贤良方正的地方郡守、朝堂九卿,以及丞相本人。

这也就导致在‘举荐’这一模式下,地方郡县,尤其是朝堂高官,总会本着‘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犯错’的原则,宁愿因‘抗命不举’而受罚,也绝不举荐;

——举荐人才没奖励,人才出问题要受罚,甚至要顶上‘识人不明’的高帽,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傻子都不乐意干!

在这种背景下,从刘盈口中道出的‘考举’二字,自是让曹参、王陵二人,看到了一些从未曾见过的景象。

当然,毕竟如今汉室的执政学派,也还是‘一切求稳’的黄老学;对于‘考举’这个新鲜事物,无论是曹参还是王陵,都是第一时间带上了本能的戒备,和审视。

但对于二人心中的担忧,天子刘盈,却似乎并不在意······

“此事,乃少府上林苑令进言,以‘上林苑无可任之官吏’为奏,方为朕所念及。”

“又今少府无可调之官吏,朝堂更久苦于能臣干吏之缺,无可奈何之下,朕方出此下策······”

毫不迟疑的将考举抢先归为‘下策’,刘盈便将身子再坐直了些,坦然望向提出问题的王陵。

“考举者,顾名思义,以文墨之才、数算之能考问,以测其能而举也;”

“及受举者,当具识文断字、初通算术,且品行端正、样貌伟岸之士;”

“凡合以上之求,守举着便不必由官吏保举,而任用为上林二百石之少吏。”

将‘考举’制度简单概括一番,刘盈便嗡然止住话头,旋即满是期待的望向曹参、王陵二人。

而在刘盈身后,始终未开口的太后吕雉闻言,眉宇间,也悄然涌上了一抹沉思之色。

“识文断字、初通算术,又品行端正、样貌伟岸······”

“无需保举,用以为二百石之少吏······”

满是疑虑的呢喃着,曹参、王陵二人又是一对视,最终,依旧是由王陵站出身,满是迟疑的对刘盈一拱手。

“即如此,臣,再问陛下。”

“——此考举即为纳士以供上林所用,当纳士几多,又何为合格?何为不合格?”

“再有:即为考举,受举者,又当于何处,为谁考之?”

喜欢大汉第一太子请大家收藏:(www.wkshu.com)大汉第一太子悟空追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 - 大汉第一太子全文阅读 - 大汉第一太子txt下载 - 中丞佐吏的全部小说 - 大汉第一太子 悟空追书

猜你喜欢: 吕布:我夫人来自两千年后大汉:开局教淮南王做豆腐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汉末之并州匪政美洲的巨魔帝国吾皇天佑关于我重生古代发展科学这件事三国之蜀汉大一统骑砍之风云天下盗机鬼谋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汉书研读三国,我有超级答题系统隋末:从护国公开始三国之战神潘凤谍网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抢在李世民前娶到家家族百年:从大唐开始永生
完本推荐: 猎谍全文阅读大国相全文阅读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全文阅读隋末扬旌全文阅读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全文阅读持秦全文阅读庶子无敌全文阅读亮剑:开局助李云龙获意大利炮全文阅读大汉太守全文阅读我在大宋整挺好全文阅读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全文阅读瀚海唐儿归全文阅读活埋大清朝全文阅读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亮剑:代管独立团,全成特种兵了全文阅读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文阅读穿越明末:开局一个末日小镇全文阅读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全文阅读秦时之铸剑者全文阅读耕耘贞观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战国:一代魏武尴尬,女仆机器人陪我穿越正统大汉太守大晋敲钟人领主无敌!碰瓷在大汉帝国红楼之宁府贤孙异界军火帝国我是汤世祖战国群星闪耀时三国:开局领取北伐军资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三国之晋雄三国,我有超级答题系统从不灭番号开始崛起三国:开局韩馥让袁绍冀州大齐驸马:公主竟能听到我心声司马毅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与子同袍,岂曰无衣

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手机版 - 大汉第一太子全文阅读手机版 - 大汉第一太子txt下载手机版 - 中丞佐吏的全部小说 - 大汉第一太子 悟空追书移动版 - 悟空追书手机站